【今日头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战疫“三个有力”彰显英雄本色

2021-01-27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020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紧紧围绕抗疫主线开展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山大学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有力”(组织有力、战斗有力、保障有力)为抓手,切实做好各项抗疫工作,党员干部带领广大医务人员临危受命、冲锋在前,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勇毅担当,展现了中山医人“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家国情怀,在战疫大考中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一、组织有力,配强战疫“主心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山一院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一思想、统一领导、统一行动,切实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

一是统一指挥、迅速部署。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党委每周召开党委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成立院长、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分设医疗防控、物资筹备、人员培训、心理辅导等多个专项小组,每天召开多部门联席协调工作会议,实行“日报制”“清单制”,推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第一时间召开动员部署大会,把全院职工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医院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副校长、院长肖海鹏,党委书记骆腾多次深入发热门诊、急诊、隔离病房等重点区域巡查指导,医院领导班子成员陈旻湖、祁少海、曾进胜、匡铭等主动放弃春节休假协调工作推进,大大增强了全院职工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有章有法,专业制胜。应对疫情,中山一院拿出了一系列实招硬招,出台八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与防护手册》,制定30多项应急预案、医疗流程和防控方案,组织开展全员全方位全流程培训,面授3583人,线上培训超25万人次,实战演练84场,全员覆盖,全员“零”感染,科学规划场地设备,严格把关防控管理,在全院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体系。加强患者疏导,推出线上问诊和权威科普指导,500多名专家“云端”服务19159例患者,其中包括发热义诊3240例。积极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成果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发表,为全球医护人员防护提供中国方案;制作16项双语培训视频,得到国内外权威推荐,反响强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综合防控诊治体系”通过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专家评审。

三是精锐尽出,多线作战。从2020年1月14日(除夕夜)开始,医院先后派出3批共150名医疗队员挺进武汉,驰援汉口医院、协和西院,派出专家赴东莞、泉州、黑龙江、新疆、北京、香港、辽宁等地支援,组建多学科远程会诊团队指导各地重症救治,成为广东战疫的先遣队、主力军。受国家卫生健康委指派,中山一院还先后派出5名专家赴塞尔维亚支援,将中国经验、广东做法带去塞国,有效推动了塞国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在后方,医院成立专业化“抗疫特战队”,全院超过2000名职工响应党委号召报名“请战”,“百人团”为患者线上答疑,“春曦小组”提供心理咨询,1000多名医务人员接力献血25万毫升,党员自愿捐款31万余元,留校学生当起防控培训志愿者,退休老同志走上社区防控第一道岗……在推进复工复产阶段,行政后勤200多名员工志愿走上一线维持诊疗秩序。


2020年2月7日,中山一院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出发仪式上,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院长肖海鹏为医疗队授旗。


2月7日,中山一院第三批驰援武汉医疗队出发仪式上,院党委骆腾书记带领医疗队员宣读誓言、牢记医训。

 

建立多学科专家远程会诊机制,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

 

二、战斗有力,党员干部“淬火成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中山一院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在战疫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一是第一时间成立临时党组织,筑牢战斗堡垒。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组织。医疗队出发时,医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驰援武汉医疗总队临时党总支,下设四个临时党支部,加强医疗队政治保障。临时党总支在前线异常繁忙的医疗工作之外,每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强化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武装,凝聚力量,鼓舞斗志,使医疗队成为一支冲锋陷阵、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强大队伍。

二是共产党员迎难而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中山一院援助武汉的150名医疗队员中,共产党员占总人数82%,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科学防控,党员勇挑重担。管向东同志六度出征,在结束武汉保卫战后,又转战黑龙江绥芬河,随后陆续赴新疆、辽宁等地指导抗疫,整整一年都在抗疫路上;刘大钺同志到达武汉后第一个进入病区,改造病区、制定院感指南,让队员防感染有了科学指引。直面危险,党员冲锋在前。在危重病人抢救的危急时刻,成守珍同志把最危险的胃管插管操作留给自己;在患者血压突降、鼻腔出血的紧要关头,马仁强同志冒着被感染风险投入抢救。治病救人,党员给予温暖。吴健锋同志向患者承诺“你们不出院,我们不撤离”,给患者极大信心;在全国支援力量陆续完成任务撤离后,朱庆棠同志和130多位队员作为“殿后”国家队坚守到最后一刻。队友安全,党员惦记于心。“不能冷着每一位队员”,大雪前夜,郑莹、陈振光同志连夜把羽绒服逐一送到队员房门口;林指山、杨璐同志克服重重困难把保障物资运抵驻地,保障医疗队工作生活所需……在组织感召和党员带领下,医疗队员纷纷向党组织靠拢,63名队员申请入党,54名队员“火线”入党,他们经受住了战疫严峻考验,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三是凝聚战疫正能量。做好舆论宣传引导,统一思想、鼓舞斗志,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步。医院党委抓住宣传主线,搭建起全院信息报送渠道、媒体宣传渠道,据不完全统计,疫情发生以来,相关媒体报道达3500多篇次,其中22次登上央视,大量报道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关注,50多篇被学习强国转载,光明日报2次专版发表肖海鹏院长、骆腾书记署名文章,朱庆棠同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抗疫经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医院联合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共同策划创作了《我们是中国,我们是一家人》《中华医魂》《天使之光》等讴歌医者大爱的歌曲,广州艺术家以中山一院医务人员为原型创作了一批感人肺腑的艺术作品。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迅速开展抗疫总结工作,策划了“六个一”:一部抗疫宣传片、一次抗疫图片展、一本抗疫日记、一本抗疫报道集、一本抗疫画册、一部抗疫队员口述史,系列成果回顾了“无敌中山医”的抗疫全过程,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凝聚起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强大正能量。

中山一院抗疫“国家队”经受住重大考验,激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在武汉协和西院区,医疗队通过建立多学科专家远程会诊机制、搭建具有ICU功能的高级生命支持单元、开展一系列先进救治技术,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降低了病亡率,成功救治了97岁和75岁等多例有多种基础病、并发症的高龄高危病人。医院先后收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发来的感谢信,多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和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援塞专家获颁塞尔维亚国防部“保卫国家”最高荣誉勋章。


2020年3月2日,武汉汉口医院,中山一院第一批“火线”入党的新党员庄严宣誓。援汉期间,中山一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先后有54名队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0年1月,中山一院党委向全院发出驰援武汉后备队招募令,短短几天近2000人报名,许多医务人员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

 

医院收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来的感谢信。


塞尔维亚国防部部长武林为援塞专家组成员颁发“保卫国家”最高荣誉勋章。

 

三、保障有力,白衣战士暖心放心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关心爱护医务人员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确保他们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从物质保障到身心健康和人文关怀,来自组织的关爱持续温暖着每一位中山一院医疗队员。

一是各方力量铸造战疫“铠甲”。疫情防控阻击战也是后勤保障战、物资保障战。在抗疫初期,面对医疗物资紧缺,全院职工积极响应医院党委号召,纷纷捐款捐物、发动关系筹措物资,一大批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医院物资需求得到了充分保障。医疗队驰援武汉期间,医院向前线发送物资达1400多箱,同时向武汉当地医疗机构和援助荆州的广东医疗队捐出价值1300万元的设备和防护物资,把社会爱心回馈给社会,有力地支持了湖北疫情防控。

二是用贴心换放心。医院领导每天通过远程视频、电话、短信等关心队员的工作生活,为他们加油打气,医疗队60多名合同员工全部转为事业编制。医院党委组织各个党支部、科室负责人开展“一对一”关爱医疗队员活动,行政后勤部门组成后方支持小组,迅速解决队员和家属实际问题。驰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组织建立了健康评估、机动预备队、轮换机制等工作机制,搭建队员心理疏导和康复平台“心灵小栈”,保障队员身心健康,发起三八节“一花赠巾帼”活动,向全体女队员送上玫瑰花表达关爱。一系列贴心暖心的关怀行动换来了队员们放心,让他们坚定信心、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抗疫斗争中。

 

多方筹措物资,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为抗疫提供了坚实保障。


 

医院将社会爱心捐赠及时送到医疗队员和家属手中


驰援武汉医疗队搭建了队员心理疏导和康复平台“心灵小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是人民的战争,是总体战、阻击战。对医院而言,这次疫情也是综合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山一院党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协调各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迅速行动,党建引领抗疫斗争不断深入开展,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的重大胜利,让党旗真正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第一线。进入“战疫后”时期,中山一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抗疫精神、战疫经验转化为守护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报道时间:2021-1-27

报道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6922270569144844804/?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id=3430890743798431&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share_token=da746f37-5c72-416f-9a67-af5a99cd36c8&wxshare_count=1